«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用纯枫糖浆代替精制糖可降低轻度代谢改变患者的主要心脏代谢风险因素,枫糖浆对人类潜在健康益处得到了有效验证。
枫糖浆能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
这项研究共有 42 名体重超重、且心脏代谢有轻微风险的志愿者参加,他们年龄在 18~75 岁之间,身体质量指数(BMI)为 23~40,志愿者们用加拿大枫糖浆或人工调味的蔗糖糖浆代替了 5% 的每日卡路里摄入量(相当于两汤匙),持续8周。 这项研究旨在评估等量枫糖浆代替精制糖对葡萄糖稳态的影响(主要结果);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包括血脂谱、血压、体脂组成(通过 DEXA 扫描测量)的变化(次要结果);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探索性结果)。
常见的代谢综合风险因素包括腹型肥胖、葡萄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和高血压,这些因素会增加患 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结果发现,用枫糖浆代替精制糖后,可减少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CTT)期间的血糖波动,可显著降低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而用蔗糖糖浆替代精制糖则可增加AUC。用枫糖浆代糖精制糖可降低男性脂肪量和收缩压,而用蔗糖糖浆代糖精制糖则提高了这些参数。枫糖浆组的收缩压显著下降(-2.72 毫米汞柱),而蔗糖糖浆组的收缩压略有升高(+0.87 毫米汞柱)。
食用枫糖浆组的男性志愿者脂肪量显著下降(-7.83克),而蔗糖糖浆组的志愿者脂肪量(腹部脂肪)明显增加(+ 67.61克)。
一个意外的发现是,食用枫糖浆的参与者体内潜在有益的肠道细菌水平有所提高,而潜在有害的肠道细菌水平有所下降。研究表明,食用枫糖浆参与者,体内与炎症和代谢紊乱有关的克雷伯氏菌和嗜果胶拟杆菌明显少于蔗糖糖浆组,此外,枫糖浆的消耗显著增加了干酪乳杆菌和拜氏梭菌等有益细菌的生长。
天然甜味剂—枫糖浆
枫糖浆是在冬末或早春时期,由从糖枫树 (Acer saccharum) 收集的枫汁煮沸和浓缩后制成。在枫季早期采集的枫树汁制成的糖浆颜色较浅,而在天气转暖后制成的糖浆颜色较深。颜色较浅的枫糖浆通常很甜,没有其他突出的味道,而颜色较深的枫糖浆则拥有焦糖味,适合与浅色糖浆混合,得到更经典的“枫味”。枫糖浆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其甜度略比蜂蜜低,糖分含量约为66%(蜂蜜含糖量约为79%~81%)。
当前,加拿大和美国分别是枫糖浆前二大生产国,在北美地区,人们通常将枫糖浆加入早餐食品中一起食用,如华夫饼、蛋糕、煎饼、麦片等。12月7日,帝斯曼-芬美意宣布其2025年的“年度风味”——Milky Maple,它是牛奶和浓郁枫糖浆结合出的一种风味,这种创新的口味组合将在2025年吸引更多热爱美食的消费者的支持。
Fortune市场数据显示,2023 年枫糖浆市场规模为14.4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从 2024年的15.4亿美元增长至26.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91%。由于消费者对低糖和健康甜味剂的需求日益增加,枫糖浆市场规模预计将大幅增长。
枫糖浆的其他功效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过量食用甜味剂都会导致肥胖问题。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作为饮食中的替代甜味剂,食用枫糖浆有益于人体健康。
枫糖浆的主要成分包括蔗糖、酚类物质(魁北克酚等)、矿物质(钾、钙、钠、镁、铁、锰、锌、铝等)、有机酸(苹果酸、富马酸等)、氨基酸(精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等)、植物激素(红花菜和脱落酸及其代谢物)和维生素(烟酸、硫胺素、核黄素等),除了改善多种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外,这些成分赋予了枫糖浆更多健康功效:比如抗衰老、抗老年痴呆症、抗炎、抗诱变等特性。
抗衰老:
Aaron 等人评估了枫糖浆对秀丽隐杆线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中 TDP-43 蛋白毒性的影响。ALS 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导致运动神经元死亡。研究表明,枫糖浆通过减弱秀丽隐杆线虫运动神经元中的TDP-43减少了许多与年龄相关的表型,而这些运动神经元能在衰老过程中维持神经元的完整性。
抗炎:
魁北克酚是从枫糖浆中分离出来的多酚化合物,它在100 mM浓度下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核因子κB(NF-κB)活化有显著抑制作用。魁北克酚可阻止 LPS 催化的巨噬细胞排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另外,还有研究评估了枫糖浆提取物(MSX)对高脂饮食 (HFD) 小鼠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MSX 改善了喂养小鼠的脂质代谢和免疫反应相关基因表达,摄入 MSX 可缓解 HFD 引起的肝脏炎症。
抗阿尔茨海默病:
Rose等人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D)的小鼠每天口服 100 和 200 mg/kg MSX,持续 30 天。结果表明,MSX 降低了几种炎症蛋白的表达,包括干扰素基因 TMEM173 的刺激、细胞因子信号传导-6 (SOCS6) 的抑制。此外,MSX 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减少β-淀粉样蛋白肽颤动,细胞蛋白如果覆盖不正确、相互凝结、堆积并演变成斑块,则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